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贯穿职业教育活动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能力,选拔优秀项目参加苏州市及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经研究,决定举办2026年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组别及参赛对象
比赛设创意组、创业组、创新启蒙组和实践启蒙组4个竞赛组别,其中创意组、创业组对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6)职教赛道(以下简称国赛)。
参赛对象分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毕业学生组(仅限于创业组)三个组别。中职学生组参赛对象我校一至三年级学生;高职学生组参赛对象为我校四至五年级学生;毕业学生组为我校毕业五年之内的学生(2021年之后毕业)。每个团队成员不超3人,指导教师不超2人。具体要求如下表:
赛项  | 组别  | 组别介绍  | 参赛对象及其他事项  | 
创意组  | 中职组  |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的创新改良技术,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我校在校学生。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 1.创意组、创业组参赛项目均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实际核心成员,含团队负责人)为3~1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2.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 
高职组  | |||
创业组  | 中职组  | 参赛项目能够在2026年4月前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毕业生。 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该股权结构为2025年省赛要求,2026年省赛通知暂未下达)。  | |
高职组  | |||
毕业生组  | |||
创新启蒙组  | 中职组  | 该组别重点考察职业学校学生结合所学专业或生活实际(建议以结合专业为主),由学生本人独立或在老师指导下(合作)构思、设计、制作完成新产品和新材料的研发、工艺流程革新或优化等能力,参赛作品可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设备或仪器中的零部件,也可以是优化改进的工艺流程,所有作品须以能够演示的实物或模型参赛。  | 参赛项目可以是个人项目,也可以是团队项目。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 
高职组  | |||
实践启蒙组  | 中职组  | 该组别通过项目计划书的撰写、路演答辩,启蒙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熟悉创新创业全过程。重点考察学生发现创业机会、分析目标市场、组建创业团队、制定公司战略等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 参赛项目仅为团队项目,每个团队成员3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 
二、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具有明确的技术、工艺或商业模式创新,体现敬业、精益、专业、创新等工匠精神内涵;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取得授权的专利或已受理的专利须注明。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在校生以在读学籍报名(以2026年4月为准),毕业生以最高学历报名。参赛人员不可担任两个及以上项目的负责人同时参加本年度比赛。
(二)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专利证书、专利权人书面授权许可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须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须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三)指导教师要严格开展参赛对象资格审核和项目审查工作,主要审查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四)如有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存在弄虚作假等行为的,一经核实将取消成绩。情节严重者追究相关责任。
(五)为规范作品申报程序,参赛作品申报时应仔细阅读申报表各个栏目,认真填写,不得随意填写或空格。
三、奖项设置
(一)学生项目奖
竞赛项目按中职组、高职组、毕业学生组,根据每个组别申报项目总数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率为各组参赛总数的10%、20%、30%,对于入围校级决赛的其他作品颁发优胜奖。
(二)指导教师奖
对获得一、二、三等奖项目的指导教师,颁发指导教师奖。
(三)优秀组织奖
鼓励各学院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成绩突出的颁发优秀组织奖。对在大赛组织和项目申报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学院颁发优秀组织奖。
四、赛程安排
各组别均采用校级初赛、校级决赛二级赛制。
1.校级初赛:2025年12月1日前提交材料。学校将邀请专家评委拟于12月中旬开展评审,各组别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校级决赛:初定于2026年1月中上旬,地点:报告厅。
创意组、创业组参赛团队现场进行陈述和答辩。创新启蒙组参赛团队需携带参赛作品参与布展和现场答辩形式参赛。实践启蒙组参赛团队需赛前提交项目计划书,现场进行陈述和答辩。
3.校级决赛后将择优选取合适项目报送苏州市教育局参与2026年苏州市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的评选。
五、申报数量及材料要求
(一)申报数量
创新启蒙组(中、高职)原则上每学院申报2-3项;实践启蒙组(中职)、创业组(中、高职、毕业生)和创意组(中、高职)赛项每学院各组分别申报1-2项。
(二)申报材料
1.创意组
(1)申报表(附件2);
(2)创业项目报告书;
(3)陈述PPT;
(4)展示视频:时长不超过一分钟,视频格式 H.264MP4,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20M。
2.创业组
(1)申报表(附件3);
(2)创业项目报告书;
(3)陈述 PPT 电子稿;
(4)展示视频:时长不超过一分钟,视频格式 H.264MP4,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20M;
(5)相关证明材料(如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
3.创新启蒙组
(1)申报表(附件4);
(2)项目申报书;
(3)查新报告;
(4)研究报告;
(5)相关证明材料(如: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
4.实践启蒙组
(1)申报表(附件5);
(2)项目计划书;
(3)陈述PPT电子稿;
(4)展示视频:时长不超过一分钟,视频格式 H.264MP4,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20M。
5.汇总表(附件6)
请按赛项规范填写汇总表。
(三)材料提交要求:
1.申报表需提供电子稿、纸质稿各一份。
2.所有申报材料提交电子稿:电子稿按要求命名后放入文件夹中,文件夹取名为“作品名+组别+赛项”,并提交学院;
六、学院提交
1.请各学院创新创业大赛负责人统筹学院参赛选手的资格审查及材料收集工作。
2.学院提交材料:
(1)学院参赛作品(电子稿):电子稿材料以学院为单位整体打包提交,并检查参赛项目作品的文件夹取名为“作品名+组别+赛项”;
(2)申报表(纸质稿)(附件2-附件5);
(3)汇总表(电子稿)(附件6)。
3.材料截止时间:2025年12月1日前。电子稿由各学院相关负责人汇总后发送给高秀梅老师。纸质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交至行政楼407高秀梅老师处。
(备赛期间如有疑问,指导老师请联系高秀梅老师,行政楼407,联系电话:66875792)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校企合作与就业处
2025年10月24日
附件1:2026年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新创业大赛 竞赛项目实施方案.docx
